童甲修荣获中铁五局第十届“十大杰出青年”称号

2024-01-03


(坚守成昆的童甲修)

(为高原坦途攻克道道难关)

(新时代五局青年)

近日,从中铁五局传来喜讯,公司高原铁路项目总工程师童甲修荣获中铁五局第十届“十大杰出青年”荣誉称号。

从川蜀峻岭的成昆铁路复线,到雪域之巅的高原铁路,从凌云壮志的意气青年到国家重点工程的项目总工程师,他信念坚定、忠诚担当,把梦想镌刻在群山峻岭,他是青春底色中最靓丽的一抹色彩,是新时代奔涌向前的“后浪”,他就是中铁五局第十届“十大杰出青年”童甲修。

从业7年以来,曾获得“全国铁路优秀共青团干部”;贵州省第二届“最美劳动者”;中铁五局“十大杰出人才”“青年岗位标兵”;中铁五局一公司“优秀共产党员”“优秀技术主管”;中铁五局高原铁路指挥部“先进生产工作者”等荣誉。他从不因此自傲,他常说:“新时代的青年,就该有青年该有的样子。”他也为之不断努力。

巍巍蜀道见证成长

老成昆建设铸就的精神丰碑,成为新时代五局建设者砥砺前行的磅礴动力;新成昆复线的建设,离不开年轻一代建设者的快速成长。

就读于中南大学的童甲修,2016年一毕业就来到了中铁五局一公司承建的新成昆复线建设工地。当汽车绕过重重大山,临近的老成昆线上,一列绿皮车从大山的腹地蛇形而过,老成昆精神深深震撼了他,也让他下定决心要坚守成昆,在传承老成昆精神的同时,为新成昆精神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童甲修具有强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,为了给青春不留遗憾,他给自己定下计划与目标,从测量工作开始,逐步到内业资料、现场技术、质量控制,再到技术交底、施工方案、收方、经济活动分析,一步步完成规划的目标。要完成这些目标,重在学习,学无止境,业精于勤,技源于专。他坚信“干一行,爱一行,钻一行,精一行”,每天主动跟师傅和同事学习,不懂就问;利用业余时间,给自己“充电”,不会就查。“每天学习一点点,每天进步一点点”,这就是他对自己提出的要求。经过2年的不断学习成长,他逐渐从见习生成长为架子队技术主管。

2017年底,大坪山隧道1号横洞施工遇变形段,出现拱架严重扭曲变形。针对大坪山隧道软岩大变形等重难点控制性工程,他与技术人员一起通过改进施工工法和支护措施、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,奋战了18天,解决了软岩变形大的技术难题,成功处理完44米的变形段,保证了安全质量,获得了较大经济效益。

雪域高原绽放青春

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,自豪的是,青春还在路上,留下坚实无悔的足迹。在成昆复线成长起来的童甲修,现已转战高原铁路,在西藏雪域奉献青春,只为将第二条钢铁巨龙开进西藏。

2021年初,他在得知一公司准备上高原项目,一颗出征高原的种子便开始在心中埋下,此时的他刚结婚不久,小孩也只有不到2个月大,但1月中旬局组织的一次高原铁路项目现场踏勘,彻底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。踏勘结束后他便开始做妻子及家人的思想工作,2021年春节期间,为了能提前了解高原项目的相关情况,他放弃了春节休假的机会,到局机关参加高原铁路项目的投标工作,通过对标书及标段工程的多次研究讨论,出色地完成了技术标的编制任务,在历经35天的努力后,局成功中标。

心中有梦想,脚下有力量。“年轻人就应该到艰苦的地方去,要有不怕吃苦,肯吃苦的实干精神,才能将本职工作做好,才能在企业前进的道路中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。”

在项目初期临建工程建设中,童甲修带领技术人员一步一个脚印对项目现场进行详细踏勘、规划,制定符合项目实际情况的大小临建方案,快速实现项目部入住、拌和站、钢结构加工中心完成业主验收,并得到业主及上级单位肯定,尤其是钢结构加工厂成为高原铁路全线标准示范工程。经过一年的锻炼成长,年仅29岁的童甲修担任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,目前是中铁五局一公司最年轻的项目总工程师。

高原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工程,童甲修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。他每天不是泡在办公室钻研方案,就是深入现场指导施工。经常与同事们交流探讨,一方面可以集思广益,让施组方案更细致些、更完善些,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。一方面通过集中研讨,可以让年轻技术员们更快地成长起来,这也是童甲修作为技术带头人的使命担当。

初心不变担当作为

人在事上练,刀在石上磨。年轻青年干部就必须敢于亮剑,让知识转换为破解难题的“动力”。身为项目总工程师的童甲修为高原坦途攻克道道难关,在攻坚克难中锤炼本领,成为业务过硬的“行家里手”。

在高原铁路建设中遇到了“在开水中打隧道”的世界级难题,项目承建的拉月隧道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,存在长段落高地应力岩爆、高地温、高温水、围岩破碎的世界性难题。面对复杂多变的围岩,在担任工程部长期间,童甲修几乎天天盯在现场,与现场作业人员密切沟通,了解现场具体存在哪些问题。从清晨到下午,有时半夜三更,只要现场需要,童甲修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他待在现场的时间比三班倒的作业工人还要长。

2022年3月,拉月隧道横洞掌子面出现超高温热水,实测掌子面水温83℃,掌子面环境温度57℃,每小时涌水量约60立方米。问题出现后,童甲修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并顶着高温进入到掌子面查看实时情况,出来时他的衣服已经全部湿透,汗水不断地从额头流下,顾不上休息便又组织技术人员开会商量解决办法。面对隧道高岩温以及92℃的高水温等问题,他主动推行引进大型台车、智能通风系统,保证了施工效率和安全质量;在隧道爆破施工上推行大机光面爆破控制技术,对爆破参数实行动态管理,缩短了支护时间;面对隧道超复杂地质,推行采用瞬变电磁、地质雷达、激发极化三种超前地质预报,提高超前地质预报准确性,保证了安全。

面对高温涌水,他带领技术人员经过10余天多次突击抢险,终于将拉月隧道4号、5号横洞高温水封堵引排,洞内作业环境得到改善,同时联合业主、监理、设计院、知名高校以及铁科院等单位进行技术攻关,形成了“深化地质、控制热源、综合降温、排堵结合、监测预警、系统保障”成熟的总体处置方案,针对掌子面不同的高温水发育情况,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置措施,极大地保证了现场施工安全及质量。

近年来,他本人主持和参与编制了省部级工法4项,正在参与高原铁路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创新研发5项。
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。作为新时代五局青年,童甲修始终传承开路先锋精神,坚定永不言弃,永不言败的必胜信心,在世界屋脊,在崇山峻岭,保持着艰苦奋斗的前行姿态,熬过最冷的寒夜,晒过最毒的烈阳,主动作为,无私奉献,续写了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,这就是“信念坚定 忠诚担当”最生动的诠释,更是广大五局青年,要铭记于心、时刻践行的宝贵品质。让我们向榜样学习,坚定信念,忠诚企业,担当敢为,在王牌工程局建设的生动实践中绽放绚丽的青春荣光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