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原项目喜获业主表彰

2024-01-18


(表彰“优秀项目经理”)

(表彰“优秀创新工作室”)

近日,西藏铁路公司2024年建设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上传来喜讯,公司副总经理兼高原项目经理尹繁盛荣获2023年度高原铁路(西藏段)“优秀项目经理”称号,龚琳金牌职工创新工作室荣获“优秀创新工作室”称号。

项目承建的拉月隧道4、5、6#横洞,位于藏东南高山峡谷区拉月曲东岸高山区,林芝市鲁朗镇拉月村318国道附近。标段正线全长10.575公里,贯通平导11.6公里,4#横洞长3.077 公里,5#横洞2.19公里,6#横洞长1.772公里。拉月隧道为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及特级风险隧道,隧道穿越6条断裂、1处节理密集带,地质条件极其复杂,存在长段落高地应力岩爆、超高地温、高温热水、节理密集带、断层破碎带、浅埋冲沟等不良地质。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极高,独头掘进距离远,工期长(土建工期94个月),项目管理难度极大。

2021年3月,尹繁盛带领项目团队来到雪域高原,仅用时半个月组织500余名作业人员和130余台套机械设备进入拉月隧道各横洞工区施工,迅速掀起大干热潮,顺利完成开工建设各项任务。同时,拌和站、钢结构加工中心、污水处理厂、火工品库、中心试验室保质保量完成并通过验收,带领全体参建员工兑现了“跑步进场开工比先”的承诺,为项目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因拉月隧道地处通麦排龙地热异常区域,周边出露3个大型温泉,地表出露最高水温95℃。在项目开工建设一年之际,拉月隧道4、5#横洞掌子面相继涌出超高温热水。4#横洞第一次揭示高水温达83℃,最高岩温67.5℃,高温水最高温达到90.2℃;5#横洞第一次揭示高水温达到85℃,最高岩温65℃,最高水温92.7℃。环境湿度高达99.9%,隧道涌水量最高峰345方/小时,严重影响隧道开挖掘进及作业人员安全,现场被迫停工。

在处理高温热水期间,尹繁盛带领项目团队积极与业主、设计、国内隧道专家教授商讨高温热水方案,制定出“控制热源、综合降温、排堵结合、综合保障”的高温热水处置方案。同时,他紧盯现场管理,冲锋在前,时刻关注现场状况,组织技术人员不断优化现场处置措施,在隧道内奋战至凌晨更是家常便饭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他带领作业人员穿上几十斤重的极高温水防护服,冒着喷涌而出的热浪,冲锋在掌子面。在他的带领下,全体参建员工不惧高温,迎难而上,在2022年4月中旬将拉月隧道4、5#横洞高温热水情况有效控制,加快了项目整体施工进度,为高原铁路后续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
为进一步提升高原铁路钻爆法隧道施工工效和质量,改善作业条件,保障施工进度,降低人员投入和施工风险,提升高原铁路大型机械化施工组织能力,在高原铁路全线推行隧道全工序谱系化高度机械化施工建设体系,推动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,实现第二个百年标志性工程奋斗目标。

“龚琳金牌职工创新工作室”以隧道机械化施工工艺工法创新升级为方向,以实现隧道安全快速贯通为目标,依托项目管理特点及现场施工实际情况,充分开展各项创新工作,实现大机施工领先全线水平目标,打造中铁五局大机施工的闪亮名片。

工作室结合拉月隧道涌水量大、高地温、高水温、高风险等特点难点,积极组织各方力量开展技术攻关,制定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,加强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劳动保护,有效保证安全质量与施工生产并驾齐驱。同时,通过废旧材料再利用、工艺工法改造、进口零部件替代等创新工作,为项目创效近500万元,受到了上级单位的一致认可。

工作室聚焦项目重难点问题,开展科技创新攻关。一是如何在软弱围岩段保证开挖进尺和开挖质量同步提高,通过对大机设备改进,积极开展技术创新,实现全线关键线路拉月隧道4#横洞成功攻克高地温、岩爆等不良地质,刷新月单口掘进记录206.5米,连续高产获建设单位绿牌奖励。二是拱架安装台车快速立架应用,当前使用的拱架安装台车功能较为单一,功效提升不明显,通过对现有台车进行改造,以及购买具备快速立架功能的拱架安装台车,顺利实现提质增效。三是设备小改小革创新创效,加强设备非核心部件国产化替代、高价值或大消耗量配件二次加工利用方面的创新研究。

接下来,项目全体参建员工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,严格按照“科学规划、技术支撑、保护生态、安全可靠”的总体思路,聚焦建设精品工程、安全工程、绿色工程、创新工程、廉洁工程,大力发扬“迎难而上、敢为人先”的精神作风,高标准管理,高效率推进高原铁路建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