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原铁路项目全面转入正洞施工

2024-04-01


(隧道洞口航拍)

 

高原铁路项目全面转入正洞施工

 

3月29日,高原铁路项目拉月隧道4#横洞历时1019天成功掘进至3066米,4#横洞辅助坑道施工如期完成,标志着高原铁路项目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,全面转入正洞施工。

拉月隧道全长31666.97米,设计为两座单线隧道,作为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及特级风险隧道,隧道穿越6条断裂、1处节理密集带,地质条件极其复杂,其中4#横洞全长3066米,是拉月隧道最长的辅助坑道。因2022年3月22日突遇高温热水,拉月隧道4#横洞停工导致工期滞后,项目通过加大资源投入,加强现场管理,实现单月最高掘进206.5米,目前4#横洞已追赶工期128天并与指导性施组持平。

施工过程中,项目部通过五项具体举措实现施工生产平稳运行。一是加强资源配置。在开挖作业线配置阿特拉斯三臂凿岩台车,根据设备自带的定位系统、炮眼位置、炮眼深度、外插角度由系统精确定位打设。在支护作业线配置多榀预制拱架安装机、锚注一体机、湿喷机械手,负责拱架安装、锚杆注浆、初支喷浆。在超高温、强岩爆等作业环境下调入管理人员32人,工人71人,投入价值2687.47万元施工设备,全面实行设备自有、人员自管、管理自主的“三自”模式。

二是注重品质提升。引进爆破专业团队提供技术咨询,通过精准标识周边眼和内圈眼,固定开挖进尺,严控周边眼间隔装药间距,Ⅲ级围岩线性超挖已控制在0.13米以内;做好初支喷射混凝土参照物,折叠式拱架段采用拱顶、拱腰、边墙5点激光定位;Ⅲ级围岩段采用环纵向拉筋定位作为基准面+局部钢筋网片,喷射过程中采用柔性刮板进行精平,确保初支平整度达标。

三是坚持科技创新。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作用,针对高原铁路建设遇到的复杂地质和世界级施工技术难题,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,重点研究注浆材料及成套施工工艺、喷射混凝土隔热、二衬材料隔热及耐久性,在4#横洞实现超高温热水全工艺注浆试验,高速大流量注浆取得阶段性成功;联合相关机构开展一代、二代高温防护服设计、制作现场应用,保障极高温隧道湿热环境下作业人员安全施工

四是加大激励考核。建立“管理办法、实施细则、标准模板”三级制度体系,不断优化工序循环考核,以3个开挖循环为1个大循环,按42小时进尺11.4米为标准,减少考核频次,提高了单个循环容错率;每循环初支与掌子面保持0.5米距离,便于画弧时测量炮根线性超挖值,以炮根超挖情况判断大机钻孔外插角是否标准,提高了线性超挖数据公认度。

五是坚持党建引领。项目党组织围绕施工生产开展党建工作,抓实抓好“三勇”党建主题实践活动,创建“拉月红”党建子品牌,深化“心天路”党建的内涵和外延,被川藏公司党委确定为联合党支部党建品牌;针对拉月隧道4#横洞突遇高温热水施工受阻,与西藏公司、设计、监理等单位共建拉月隧道联合党支部,开展高温热水不良地质攻关,共召开拉月隧道联合党支部联席会议4次,协调解决拉月隧道施工技术难题11个;组建党员突击队,严格落实“隧道高温热水集中引排”及“清、污分流”措施,有效改善隧道作业环境减轻污水处理站工作量,3个月内成功攻克超高温热水“世界级”施工难题,工区获评西藏自治区“工人先锋号”。

接下来,项目部将在后续施工中严格按照“科学规划、技术支撑、保护生态、安全可靠”的总体思路,聚焦建设精品工程、安全工程、绿色工程、创新工程、廉洁工程,大力发扬“迎难而上、敢为人先”的精神作风,高标准管理,高效率推进高原铁路建设。(杨华)